Search

亞馬遜的成功秘訣:「倒推式工作法」!別讓「按部就班」誤你一生

公司開會或簡報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亞馬遜的成功秘訣:「倒推式工作法」!別讓「按部就班」誤你一生

公司開會或簡報時,有沒有人在下面滑手機?

我滑過。當然不好!但忍不住啊。發言者滔滔不絕又沒有重點,偏偏他老兄認為他在「起承轉合」,所以要一鼓作氣、堅持到底。

這種情形在「好學生」身上常常發生。因為他們記住了老師的教誨:作文要起承轉合。

但老師是在教作文,不是在教做事。

老闆和客戶都很忙。當他們問你的看法,要的是簡單、明確、精準的回答。你「娓娓道來」,他當然不耐煩。他在問你太平天國,你從清兵入關開始說起。中間隔了兩百年,他怎麼會不瘋掉?

比較好的方法,是先講結論。省掉所有懸疑,不要麻煩別人推理。也許別人聽了你的結論,不想知道更多。如果想,那時候再來「起承轉合」。

習慣「起承轉合」的人,不只在報告或開會時是這樣,在生涯規劃也是如此。高中、大學、研究所、出國、就業、證照、升遷、累積人脈…一步一步,邁向人生「坦途」。

直到突然碰到「山崩」,封死所有的路。

「按部就班」有兩個迷思:一是人生是「線性」的。二是別人的「線頭」跟我一樣。

假設人生是「線性」的,便會以為只要持續努力累積,勢必越走越高。

但科技的更迭、市場的消長,甚至像疫情這樣的突變,已經讓直線不存在了。Uber出現,壓縮了計程車的生存空間。疫情來了,打趴了許多實體店。受到影響的運將和店主跟其他人一樣努力,但他們人生的直線,就莫名地被剪斷了。

另一個迷思是:別人的「線頭」都跟我一樣。意思是,別人思考事情的邏輯,跟我一樣是從東到西、從頭到尾。但事實上,每個人大腦的線路截然不同。一份套餐上來,有人先吃沙拉,有人先吃排骨,沒有誰對誰錯。

你的起承轉合,別人可能覺得是拖泥帶水。別人的一針見血,你可能覺得是跳躍思考。

那「線頭」該在哪裡?就看誰是主角。如果是跟老闆或客戶提案,當然得抓他的「線頭」。如果是藝術創作,那你說了就算。

最近有本新書叫《倒推式工作法:來自亞馬遜內部的洞見、故事,和秘訣》。兩名前主管分析亞馬遜的成功秘訣,其中之一,是「PRFAQ」。

任何員工有新產品想法,先寫一頁「新聞稿」(PR),彷彿產品即將上市,要跟顧客隆重介紹。內容包括產品名稱、用途、目標顧客、過去顧客碰到的問題是什麼、新產品如何解決問題。

然後再寫六頁的「常見問題」(FAQ),想像並預先解釋消費者可能有的各種問題。當然,憑空去想很難。亞馬遜有一套系統,會丟問題給員工,幫助員工思考。比如說:產品的第一個版本,顧客最失望的地方會在哪裡?

亞馬遜從顧客的「線頭」來思考,一路倒推回到兩三年前的今天該做的事,完全顛覆了「按部就班」。

或是說,本質上這也是一種「按部就班」。只不過從目標,而不是從自己,出發。而過程中的「部」和「班」,更立體,更全面。

職場、商場的直線被剪斷了,聽起來可怕。所幸我們腦中的線路,隨時可以重組。貝索斯說他做過最聰明的事,是在公司會議中「禁用」PowerPoint,而要求員工花會議的前半小時,安安靜靜地一起讀六頁的文字報告,然後再深入討論。

就這樣,不花一毛錢,只要腦筋一轉,公司開會就完全不同了。開會不同、人就不同、成果就不同,最後所成就的公司也不同。

這張照片是我帶同學上「創新產品與行銷」課。我們去台北車站,跟陌生人訪談。

這時代對某些人很殘酷,對某些人卻很輝煌。你覺得差別在哪裡?家世?學歷?主修?或是更抽象的東西?

我也說不準。但我知道,我們無法改變時代的走向,但可以改變腦袋的線路。「按部就班」給人安全感,但也可能讓我們錯過了時代的列車。重新佈線的第一步,是離開自己,走向「台北車站」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